2025年7月25日,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污染物与病原生物互作团队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发表了题为《Toward citizen science-based coral health detection using smartphone devices》的新成果。这项研究不仅为衡量珊瑚健康状况的白化提出了新的量化指标,而且还为公民科学引入了珊瑚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诊断提供了新工具。
图1. 论文首页截图
近年来,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正面临日益严峻的退化问题。有研究预测,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珊瑚礁可能将在2070年前消失。在此背景下,对珊瑚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精准的监测与诊断,已成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一项关键基础性工作;然而,传统监测方法存在滞后性强、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以及依赖大量资金投入等局限。
鉴于此,本研究将水螅体覆盖率(Polyp Coverage Index, PCI)作为评估珊瑚健康状况的量化指标;为进一步拓展PCI的应用范围,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珊瑚健康状态检测系统(vSCHM),并配套推出智能手机微信小程序“Coral Health Assessment”(图2);该系统在人工海缸和自然海域环境中均经过测试,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能够有效实现对珊瑚健康状态的监测与诊断。vSCHM系统还可推动公众参与珊瑚健康监测,为科学家与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参考,不仅拓展了对珊瑚生态系统的监测维度,也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提供了新策略。
图2 基于智能手机设备的珊瑚健康状态检测程序
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博士研究生傅钇钧与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陈周帅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污染物与病原生物互作团队周海龙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273),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SA2400003272),海南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实践项目(SA2500002090),海南省科技专项基金(ZDYF2022SHFZ321),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XJ2300009832),海南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实践项目(WL2025-19)和海南省热带海洋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科研项目基金(HNTMTOF202304)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con.2025.11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