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揽英才 >> 招聘公告 >> 正文
    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招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2025年03月04日 16:43   



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招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Faculty Positions at School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 Hainan University



256CD




一、 校院简介

   海南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据软科中国大学发展速度排名,海南大学2017-2022年总体增量排名第49位,总增速位列全国高校第五;2019-2022年总增速位列全国高校第一;“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93名,较2018年提升122位。

   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师资力量日渐雄厚,现有中科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81人,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或相当水平、发表过CNS正刊等国家级相当水平人才118人。生源质量持续提升,2024年录取各省前10%优质生源占比达到7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获批266项)同比2020年增长164项,增幅160.78%。其中,学校平均资助率20.27%,高于全国平均资助率7个百分点;面上及青年基金以上项目占比进一步提升,五年来再次获得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批2项。

   “海纳百川聚英才,琼州筑梦谱新篇”,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近年来“海外优青”及其他各类国家级人才项目申报成绩屡创新高。



59367


校园实景



   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School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s, Hainan University)(https://slhs.hainanu.edu.cn/index.htm )由原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名而来,是海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单位之一。学院秉承“明德笃行,厚生兴康”价值导向,坚持“LIFE”(Leading-党建引领,Innovation-开拓创新,Fusion-学科交叉,Endeavor-团结奋进)办学理念,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学院定位: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生物医学前沿,建设具有热带特色的生物学学科和大健康理念的基础医学学科,服务海南“健康岛”战略目标。重点设立五个研究方向:认知生命活动规律、疾病机理与调控、前沿技术与交叉、全健康、大健康。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博士占比达93%,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69%,具有海外学习科研经历占比53%。现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1人,海南省B类、C类(或同层次)人才11人,宝钢优秀教师、海南省教学名师、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南海名家、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等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41人次。

   学院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设有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新开设“智能生物制造”微专业。生物学是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科于2023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2024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海南大学15个学科上榜,生物学学科位列其中。在2025软科中国专业排名中,我院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两个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分别位列全国第53、54名,较2024年上升11名和10名,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本专业“B+”类前列。学院计划于2026年申报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进一步拓展生命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近五年,学院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50余项。研究成果以海南大学为第一和通讯作者单位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PNAS等期刊上。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总计220余篇,获海南省科学技术奖3项,授权专利20项。依托学院建设的“海南省全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海南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拥有从分子、细胞到个体水平的全链条创新科研与教学平台。2025年学院主要科研团队入驻“生命与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大楼,学科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我们诚邀海内外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等领域研究的学术精英、青年才俊加盟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共享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新机遇,共攀生命与健康科学新高峰。

D322F


部分大型仪器实景



二、 专业领域

   重点招聘但不限于以下专业领域:

   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物理、生理学、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微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等。


三、教职领域

(一)教学科研岗

1. 学科方向负责人

具有良好的学术竞争力和团队组织力,在所在学科内取得重要的代表性成果,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项目或达到同等水平;具有组织、策划国家级重点或同级别科研项目的经验;具有做好本学科发展规划的能力,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能在本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领军作用。

2. 课题组长或PI

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在本学科内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具有支持本学科保持或冲击国内先进水平的潜力;具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能在本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主力支撑作用。

3. 科研骨干

具有较好的学术能力,在本学科内具有代表性成果;能在本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骨干作用。

(二)“海外优青”(2026年申报邀请)

为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 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简称为“海外优青”。

1. 资助模式

(1)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2)资助期限:3年。

2. 申请条件

可参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623/info94490.htm)推算大致日期要求,最终请以2026年版指南为准。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6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6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不满36个月、但已满24个月的,可来信询问其他国家级支持计划的申报政策)。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5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3. 截止日期

依托单位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26年4月15日)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四、 薪资及待遇

1. 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主要待遇咨询学院人才专员。

2. 科研能力突出,在本专业领域取得优秀成果或突出业绩的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薪资,具体根据人才近五年的科研业绩和聘期工作目标任务由学校特聘会议定。

3. 具有境外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工作经历的优秀博士,根据其学术成果及科研潜力,可申请相应的人才层次及待遇。外籍高层次人才可采用年薪制。


五、 应聘方式

1. 线上系统报名

欲应聘海南大学教学科研岗位的专家学者,请登录海南大学人才招聘系统,按照注册、申请岗位、填写简历和提交等步骤在线提交应聘申请。应聘者可以在招聘系统中查询申请处理状态和进度情况。

招聘系统网址:

https://hro.hainanu.edu.cn/rcw/rcwsy1.htm

特别提醒:系统内“申请职位”页面,请选择“生命健康学院”。

2. 邮件应聘报名

国家级人才以及无法确定或选择适合团队的人才,可直接将《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表》发送到学院招聘邮箱:hdsmkx@hainanu.edu.cn

报名表下载网址:

https://hro.hainanu.edu.cn/info/1009/5133.htm

3. 相关链接

海南大学人才网招聘网

https://hro.hainanu.edu.cn/rcw/rcwsy1.htm

政策文件

https://hro.hainanu.edu.cn/rcw/zcwj1.htm

4. 对应聘流程有疑问的专家学者欢迎联系学院人才专员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898-66253203

联系邮箱:hdsmkx@hainanu.edu.cn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生物楼614室(综合办)
联系电话:0898-66253203(综合办、人才引进)、66262145(本科教务)、66254379(研究生管理)
E-mail: hdsmkx@hainanu.edu.cn(综合办、人才引进);skyjw@hainanu.edu.cn(本科教务);skyyjs@hainanu.edu.cn(研究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