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联合在《Aquaculture》(JCR Q1,中国科学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 PEI-coated SWNTs Nanocarrier for efficient delivery of CRISPR/Cas9 in early embryos of Litopenaeus vannamei”的研究论文。

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单一种类产值最高的水产养殖对象,对虾产业也是海南的支柱性产业;但面临种质退化、疾病多发等多种挑战,因此,其种质创新对于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难以实现其基因编辑。针对这一难题,首次开发了一种基于聚乙烯亚胺(PEI)涂层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s)纳米载体,该载体能够安全高效地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导入凡纳对虾早期胚胎中,实现靶基因的编辑。为对虾疾病防控和种质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海洋生物基因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图 PEI-c-SWNT 纳米材料的研发和表征
海南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博士生门佳丽为论文第一作者,周海龙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生创新研究等项目的资助。
(文/图:门佳丽、周海龙;审核:韩谦)